“加入摄影协会能让我认识更多 的老师,能让我有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;参加各种摄影比赛,能让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同时也能让我开拓视野。”杨东说。
杨东获得的部分证书
看这里看这里
是不是还没看尽兴?
杨东的部分长城作品以及作品拍摄背景
和技巧贴在下面啦!
拍摄长城,拍的是建筑更是自然
作为古代的防御工事,大部分长城依山而建,或建造于山体,或建造于山脊。拍得多了,杨东总会形成一种错觉:“拍长城其实是在拍山,特别是当山与大自然的云、雾、雪、日光等相结合时,往往会产生大画面大意象。”
2018年夏天,杨东冒着被雷电击中的危险,拍下了独石口长城天空中的雷暴云。
他认为有两点很重要:一是选位,从这个位置看上去,大地、云朵和长城延绵千里,就像三者有着共同的发源和归宿,而长城发挥着纽带作用,让画面动起来。二是从这个视角看过去,云朵和长城的断臂被更多地纳入到画面中来,非常有冲击力。
在河北金山岭长城拍摄的这张照片被杨东命名为《长城韵》
他发现,利用好雾可以起到关键作用。照片中,前景是雾未漫过城墙,交代清楚了墙体两侧的结构;中景里,薄雾盖过墙体,产生了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”的韵味。尤其是,清晨的阳光像开关一样,把画面点亮了。
这个画面得来非常不易,杨东去了20次才拍到,难点在于金山岭长城海拔不高,很难形成云雾。
《去国还乡》这张照片运用的是写意的构思。
当大雾散去,后方山体慢慢显现出来,杨东 反应是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:“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,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。”下意识,他生出想拍下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的感觉。照片中,云雾交代了长城的结构,还营造了意境,让人仿佛来到了宋代岳阳楼,触摸到了范仲淹的家国忧思。
雨后秋日的箭扣长城,云雾流走得很快,上一秒打开,下一秒又闭合。
云雾散开时,杨东抓取了画面。秋日色彩绚丽的长城加上云雾的环绕,呈现了一种拨开云雾见梦境的感觉。
在照片《地火》中,一束清晨的日光照红了前方的长城。
而画面后方的长城也有一点红光,与前方主体形成对比,有一种整个长城被点亮的视觉反差。
这是在金山岭长城拍摄的“佛光”。
“佛光”是太阳光经过衍射和漫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。杨东在选景时就把长城跟“佛光”融到一起。
杨东发现“佛光”会移动,当佛光移动到河北涞源长城烽火台的边上时,他按下了快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