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点,某天娱练习生体验尤为深刻。他告诉记者,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,偶像们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的发展过程,团体偶像更适合培养多元化的人设、聚合更多的受众。如今,偶像产业的审美越来越多元化,人设养成、团队担当和才艺比拼共同成为节目核心,选手身上的个性标签成为“圈粉”的关键。“每个人的业务能力都不同,长得好看、性格好也是业务能力。不管是什么猫,只要能让别人喜欢你就是好猫。”该练习生说。
与此同时,偶像也脱离了单纯的“榜样”概念,进化成为集精神引领和情感寄托于一体的职业。几年前,国内娱乐公司、经纪公司开始着力培养职业偶像,并在2018年通过《偶像练习生》《创造101》两档节目点燃了练习生的“偶像之路”,偶像产业在国内初具规模。
在打造练习生培训体系方面,国内公司在学习、借鉴日韩模式的基础上,开始摸索符合我国社会实际的产业链条。在我国,偶像作为一种职业还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,这就意味着培养方式必须“本土化”:十五岁以下的练习生以学业为重,十五、六岁以上的练习生才能接受公司的全日制培训。
对此,徐女士表示,偶像在日韩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职业,就像医生、律师一样,孩子从小就可以规划将来做偶像,“我们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成这种认可。”
长久以来,偶像行业饱受质疑,不少偶像被认为是“只有颜值而能力有限”的人。“年轻人应当推崇健康而又可持续的偶像文化,要更加注重偶像的内在品质和业务能力。我们要积极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偶像产业,借助偶像的力量讲好咱们自己的文化故事。”朱敏说。
参与:从“我看”到“我选”
从2005年,偶像选秀综艺就成了各家卫视暑期档的收视“良药”。近年推出的《明日之子》《偶像练习生》《创造101》等在年轻群体引发的反响更可谓“空前”。
偶像选秀到底有多火?如果已经记不清“超女”决赛之夜的万人空巷,那么这样一组数据可以让你感受到“粉丝”的热情:开播两个月,《创造101》累计播放量突破47.3亿;《偶像练习生》的累计播放量也超过了30亿次。
我们不禁想问:从短信投票到直播打榜,十七年过去了,为什么我们还在看偶像选秀?
“‘民选’是偶像选秀的基础。”嘉行新悦总经理李妍认为,《偶像练习生》第一期导师张艺兴与练习生的鞠躬和“请多关照”的口号,以及《青春有你》中“粉丝”替偶像选择下一场公演曲目,都表明“粉丝”在选秀过程中的地位变了:不再是“我看”,而是“我选”。
某种程度上说,“粉丝”扮演了“偶像制作人”的角色,于是乎偶像的胜利就变成了“粉丝”的胜利。“民选”的偶像不再高不可攀,而是一个个真实、个性鲜活甚至有瑕疵的人。例如《创造101》中的选手王菊,或许她并不符合传统审美,但她最终从濒临淘汰的F班学员“逆袭”为独立女性代言人,这不仅让节目更加引人入胜,也呈现了更加丰富的“众生相”,集中表达着“粉丝”的多元诉求。
偶像选秀从形态上走过了几个阶段,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始终不变,甚至越来越大。“粉丝”与偶像关系不断拉近,偶像不仅是“粉丝”情感投射的对象,也是“粉丝”寻找自我认同、实现自我价值的出口。通过不遗余力地投票、打榜,“粉丝”投入金钱、时间和情感,在帮助自己喜爱的偶像出道的同时,也满足了自己的期待。
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周星所言,青年人在成长阶段需要一个潜在的、可以投注情感的偶像,“偶像选秀节目,选的是他人,观照的是自己。”
“命运怎样转折,同龄人怎样开始一点点闪闪发光、实现梦想,这个过程是很有感染力的。在这一点上,每代年轻人都一样。或许,这也是这么多年过去,偶像选秀节目依然存在并越发蓬勃的原因。”徐女士说。
(责编:谷妍、邓楠)